物理治療 一旦患上骨關節炎,會對平時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響。除了服用保護關節軟骨的藥物外,合理鍛煉是治療骨關節炎的重要方面。通過合理的鍛煉,可以幫助骨關節炎患者緩解病情,增加信心,以輕鬆健康的心態去面對骨關節炎。
但是目前在鍛煉方面存在兩個主要的認識誤區。一個是過度鍛煉,有部分人認為既然骨關節炎是長骨刺了,就一定要多爬山多走路,把骨刺磨掉就好了,或者認為越疼越要動,不然就殘廢了。然而事與願違,鍛煉之後關節更疼了,拍片子病情比以前更重了。另外一個誤區是拒絕鍛煉,有人聽說骨關節炎是磨損性病變,一定得節省點用,不能進行體育鍛煉。
研究證明,恰當適度的鍛煉不僅能預防骨關節炎的發生發展,還能明顯減輕疼痛、控制體重。骨關節炎病人不僅是可以鍛煉,而且是必不可少,堅持鍛煉,能改善關節的穩定性,改善症狀。
但骨關節炎患者畢竟不同於正常人,在鍛煉時一定要選擇正確恰當的方式方法,達到保護關節的目的。在開始鍛煉計畫前,應估計自身關節的承受力,遵循從小量開始循序漸進的原則。如果鍛煉後出現關節疼痛不適的情況,應減輕鍛煉強度,縮短鍛煉時間,及時調整自己的鍛煉計畫。
增加關節運動範圍、伸展度的鍛煉
可以每天進行。比如仰頭低頭、轉動脖子,彎腰後仰,不負重屈腿、伸腿等各個關節的伸展鍛煉,在站、坐、臥位均可進行。不做下蹲起立等有害運動。
增加肌肉、肌腱、韌帶力量的鍛煉
可以每天或隔天進行。比如膝骨關節炎可以進行股四頭肌鍛煉,坐在椅子上,抬小腿和地面成30度角,保持10秒,然後放下腿,放鬆。雙腿可交替反復進行。腰椎骨關節炎,應避免久站久坐,並進行頸肌、腰部肌肉鍛煉。
增加耐力的鍛煉,進行各種有氧運動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