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拇指伸展及外展動作由三條主要肌肉所控制,分別為伸拇長肌、伸拇短肌及外展拇肌,左右撥動觸控式手機的螢幕時,這些肌肉交替執行重複性動作。雖然撥動螢幕不需要太大施力,但多次重複,卻是造成拇指傷害的最主要的危險因子。
肌肉收縮時會帶動肌腱在腱鞘裡滑動,重複性動作過多,組織還不及自我修復時,又趕著去執行相同的動作。如此一來,代謝物質無法從腱鞘內移除,新鮮的組織液及肌肉收縮所需要的氧氣也來不及進入肌肉,過度做功的組織開始發炎,使用者就會出現大拇指疼痛的症狀。
這類操控手機所造成症狀和一般所熟知的媽媽手,症狀相同,在大拇指往上抬起時,會感到疼痛難耐,嚴重時蔓延到前臂甚至是手肘關節處,上肢失去正常的功能性能力。一旦有以上症狀,就必須讓大拇指休息,不要再執行相同動作,讓大拇指再受刺激。
症狀若無法在休息後緩解,需要接受物理治療。物理治療師會給予可伸入組織深層的超音波治療,止痛加上促進受損組織修復。另外也會給予深層肌腱的按摩治療,垂直此處肌腱的走向深層的按摩肌腱,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組織自我修復的速度 物理治療。
為避免使用觸控式手機造成媽媽手,使用者可以以改掉大拇指撥動螢幕的方式,改用食指或其他指頭,水平撥動螢幕,如此一來,利用手腕關節或手肘關節移動替代大拇指掌指骨關節的重複性動作,減少拇指傷害發生。
另外,在重複撥動螢幕後,將大拇指包覆在其餘四指內,朝小指方向移動,有肌肉伸展效果,有助於放鬆肌肉,讓肌肉充分休息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